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6篇
  免费   2271篇
  国内免费   2306篇
测绘学   322篇
大气科学   1518篇
地球物理   1584篇
地质学   5859篇
海洋学   790篇
天文学   73篇
综合类   1130篇
自然地理   156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363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385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663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634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80篇
  2000年   296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3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ENSO对亚洲夏季风环流和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刘颖  倪允琪 《气象学报》1998,56(6):681-691
文中以SVD分析技术为基础,发展了一种用以提取一个矢量场和一个标量场耦合信号的统计诊断方法——联合SVD方法(简记为CSVD),并运用CSVD分析了ENSO对亚洲季风环流系统及中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lNino年,印度夏季风减弱,东亚夏季风增强;而在LaNina年,印度夏季风增强,东亚夏季风减弱。且ENSO对亚洲夏季风环流影响显著的区域主要在长江流域南北气流交汇区和索马里急流区,而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最显著的区域则在江淮流域。  相似文献   
992.
黄河三角洲短期暴雨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气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90~1995年日本数值预报产品与实时资料相结合,研制黄河三角洲短期暴雨预报系统,经1996年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3.
刘惠民 《气象》1998,24(7):55-57
根据人体舒适度指标,考虑到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期间,没有减湿条件的空调房间的最佳降温幅度,并计算出有降温降湿条件的不同场所的最佳降温降湿幅度  相似文献   
994.
区域气候模式侧边界的处理对东亚夏季风降水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在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中,侧边界的作用是引入大尺度强迫场。如何处理好侧边界,即大尺度强迫场和区域气候模式本身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区域气候模式模拟和预报东亚夏季风降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bany分校的区域气候模式(SUNYA-ReCM),设计了两种不同的侧边界处理方法,来探讨侧边界对东亚夏季风降水模拟的影响。驱动区域模式的大尺度强迫场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及热带海洋大气研究计划(TOGA)的分析资料场。试验结果表明:(1)当模式的区域较大时,采用较小的侧边界缓冲区会在缓冲区与模式内部的交界处产生不连续;扩大缓冲区并且考虑不同尺度强迫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同作用,可以避免这一缺陷。(2)更重要的是采用后一种方案,即减少了区域气候模式在模拟大尺度环流场方面所起的作用,使得模式更多地依赖侧边界来得到更真实的、对东亚夏季风降水起重大影响的一些气流,如副高、西南季风和南海季风,对东亚夏季风降水无论是在大小上还是在雨带位置的演变上都能进行更好的模拟。  相似文献   
995.
60年代末与70年代末中国4个地磁台处Jerk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外场的影响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从地磁月均值中消除,本文用通日月均值资料分析了广州、余山、兰州和北京的Jerk的大小.结果显示,上述4台的X和Y分量都存在二次寻数阶跃.Z分量上Jerk不明显,只有兰州和北京台较易看出60年代末的Jerk.由于本文结果是尽量消除外场影响后的结果,又是中低纬度地区的结果,所以作者认为它可支持Jerk是源于地核的推论,而且认为应将60年代末的Jerk与70年代末的Jerk一并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热和组分密度异常共同驱动的动态金幔柱解析模式给出金幔柱在金幔中上升的历史.当金幔柱到达岩石层底时其头部的特征量是5个独立变量的函数:(1)金幔柱起源的深度;(2)金幔粘性系数;(3)源温度异常值;(4)源组分与热密度异常之比;(5)金幔柱的浮力通量.基于新的Mapellan数据,金星表面上有360多个冠状和类冠状构造已被发现,其中65%直径小于300km.这类小型冠状构造被认为是由具有下述特征的较小的金幔柱所形成:(1)最大直径小于300km;(2)当其头部到达岩石层底时,过剩温度足以产生部分熔融层,应高于150K;(3)被冠状构造下面的金幔柱带上来的总浮力有能力支撑冠状构造隆起的总质量.用这3个条件分析数值结果并约束金幔柱的源参数,根据本文的数值实验结果,金星上的小型冠状构造可能是起源于上金幔小于1000km深度的动态金幔柱形成的.  相似文献   
997.
依据研究区的地热梯度(25℃/km),在高温高压(最高温度为1050℃,最高压力为1.2GPa)条件下系统测量了横穿红河-哀牢山断裂带的元江-墨江地质剖面上的哀牢山岩群各类变质岩(千枚岩、片岩、浅粒岩、变粒岩、大理岩和片麻岩)的纵波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岩类的纵波速度随温度压力变化的趋势不同.在相当于衷牢山岩群变质岩峰期变质温度和压力条件下(P=0.4-0.8GPa,T=35-700℃),测得大部分岩石的纵波速度为5.50-5.80km/s,这一纵波速度值与区域地球物理测深揭示的中地壳低速层的纵波速度相当因此,结合该区变质岩、地壳内热状态及地球物理测深研究成果可初步认为:组成哀牢山岩群的浅粒岩、变粒岩、酸性片麻岩以及部分千枚岩、片岩为该地区中地壳低速层的主要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998.
An extensive series of incoherent scatter studies of the ionospheric D-region was carried out at the Arecibo radar facility during 1978 and 1979. They included several full-day sequences of electron density measurements over a range of altitudes, and also included a sequence during the serendipitous occurrence of a large solar flare. For the solar flare event simultaneous data on solar X-ray fluxes in several wavelength bands were available from the GOES-2 and ISEE-3 satellites.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a large ionospheric computer model at Los Alamos we have used the solar flare data as a reality check. The solar X-ray flux data were used as inputs for computing ionization rates. The model computer includes 999 chemical reactions, and also includes diffusion and transport processes. In the course of the flare studies we used the data comparisons to adjust the values of three chemical rate coefficients that were poorly known. With those adjustments the model computations fitted the data quite well. Subsequent to the flare analysis we have been using the same model with some minor updates to compute the expected diurnal variations of the ambient D-region under conditions chosen to match those existing at the times of the incoherent scatter measurements. Comparisons of the computations and the data will be shown, and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several separate ionization processes will be discussed. We also compare model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n concentrations of NO.  相似文献   
999.
思普地区地震活动和地质构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樊耀新 《地震研究》1998,21(1):65-70
红河断裂是云南主要的区域大断裂,区内现代构造运动强烈,但其南段长期无中强地震发生,而离它仅100km的滇西南思普地区地震活动却异常强烈,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滇西南地区地壳构造和地震活动特点,用人工地震测探等方面的实际资料进一步证实了思普地区存在地较大规模的北东向断层,并提出北东向断层的思普地区地震活动中起重要控制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00.
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水氡仪器的标定方法,分析了水氡仪器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判别、排除方法等,指出所介绍的方法可供仪器标定人员工作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